首页

sm女王在那直播

时间:2025-05-24 12:01:17 作者:文博会开启第三个十年 看文化与科技在这里相映生辉 浏览量:23733

  12月2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幕。大会中国馆当天举行开馆仪式,并通过主题展览持续宣传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效与经验,赢得了广泛赞誉。

  中国馆是除东道国之外最大的国家主题馆,举办的主题展是我国首次在境外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坚战进行全面宣介,重点讲述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治沙故事。本次展览以“跨世纪三北工程 新时代中国实践”为主题,分为“绿进沙退看中国”“绿色长城谱新篇”“地方实践树典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个部分,通过图文、视频和实物等形式,以“三北”工程为主线,展示了中国荒漠化综合治理成效和经验,同时特别展示了在科学规划、系统治理、产业融合、模范带动、绿富同兴等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向世界传递中国防沙治沙的决心和行动。现场播放的国家宣传片从宏观视角展示我国开展系统综合治理的成效和举措,系列人物短片从普通人视角讲述治沙人故事,专题技术和实践短片展示治沙过程中的“科技含量”。

  在开馆仪式上,COP16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表示,中国防沙治沙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自去年6月以来,中国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目前已经完成治沙面积380万公顷。中国加入《公约》30年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成立了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国、中亚、非洲等地建立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能力和水平。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为实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G20土地退化倡议”远景目标,遏制土地荒漠化、建设美丽宜居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在致辞中表示,沙特将荒漠化防治摆在发展转型的重要位置,先后提出“绿色中东”“绿色沙特”倡议,以及未来新城、红海新城等重大战略规划,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产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投入,中沙相关领域合作也取得了良好进展。

  中国荒漠化防治成就得到国际人士关注和赞赏。

  《公约》副执行秘书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出席开馆仪式,并在发言中赞赏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对全球荒漠化治理的突出贡献。她表示,中方是《公约》良好的伙伴,希望各国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土地退化挑战。当前,全球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土地退化压力,全球高达40%的土地已遭受退化。如果按照目前的模式继续下去,到2030年,世界将需要恢复1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以实现可持续开发目标中概述的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中国在防治荒漠化、修复退化土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超过50%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中国打造的“绿色长城”生态廊道为全球提供了良好范例,证明了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的可能性,体现了中国政府在防治荒漠化方面所践行的领导力。中国的经验表明,做好荒漠化治理工作需要卓越的领导力、高效的政策、社会与地方政府的参与,以及创新与传统的融合统一。

  《公约》首席科学家巴伦·约瑟夫·奥尔在参观中国馆时表示,感谢中国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同各国共同努力提升公众对土地退化、荒漠化和干旱等问题的认识。当前,相关领域的全球科学议程正在更多地转向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借助更多的数据集并通过建模分析等手段开展此前无法触及的研究项目。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且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如提升数据空间的分辨率,使其能够应用于小岛屿或高原等有高度变异性的地形;在远程耦合框架下提升生物物理和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能力,分析某地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如何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等,这对荒漠化防治的全球议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COP16于12月2日至13日召开,中国代表团表示,将深入参与土地、干旱和资金等政策、科学议题的谈判,影响国际规则和全球政策制定,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和技术服务于全球土地退化、干旱韧性监测和恢复,体现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 (经济日报驻利雅得记者 罗怀伟) 【编辑:史词】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疆和田首所本科学校落户 赋能地方产业发展

据介绍,“乡村守护人”公益项目发起于2021年6月。项目聚焦乡村之“人”,以各地乡村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普惠培训、助农对接、流量扶持等方式,激励平台乡村创作者产出优质乡村内容,并通过电商、POI等产品功能将流量导向乡村,推动乡村人才发展、产业推广和文化传播。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越到重要节点越要拉紧“作风之弦”。节点就是考点,过节不能失节,党员干部如何过节,体现的是党风政风,影响的是社风民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出教育提醒、通报曝光、明察暗访、严查快处等“组合拳”,以一个个节点的紧盯不放,筑起遏制“四风”滋生蔓延的牢固防线,有力改变了节日期间领导干部在高档酒店胡吃海喝、在热门景点前呼后拥等现象,让广大群众看到了真变化、增强了获得感。紧盯节点纠治“四风”成为新时代十年抓作风、正党风的一条重要经验。浇风易渐、淳化难归。从监督执纪情况看,“节日腐败”现象并未销声匿迹,纠治节日“四风”问题仍需久久为功。越是临近节点,越要绷紧弦、拉满弓、加足劲,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盯紧看牢,以节日风气之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请市民商户来“找茬” 优化营商环境成“新春第一会”关键词

小龙虾试验的初步成功,建立在盐碱水养殖河蟹的基础上。在白城镇赉,大闸蟹将在8月20日前后进入捕捞季。连日来,蟹农正忙着给它们育肥,以使上市时有更好的体型和口感。

2024“地球一小时”中国主场城市活动举行 邓亚萍现场助阵

唐舒龙表示,2024年江西省侨联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侨联担当,继续加强经济科技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拓展文化交流工作,弘扬中华文化、赣鄱文化;深化联谊联络工作,增强侨联组织影响力凝聚力;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完)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举行第五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中国人民的福祉,也追求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2015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同时发表的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中指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